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少腹痛」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少腹痛

少腹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症狀,主要表現為少腹部位疼痛,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便秘、腹瀉等。少腹痛的病因多與外感、內傷、飲食不節等因素有關。

外感

外感所致的少腹痛,多見於感受風寒、濕邪、熱邪等,臨床表現為少腹疼痛,可伴有發熱、惡寒、頭痛、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狀。

內傷

內傷所致的少腹痛,多見於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臨床表現為少腹疼痛,可伴有月經不調、白帶異常、腰膝酸軟、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飲食不節

飲食不節所致的少腹痛,多見於過食生冷、辛辣、油膩等食物,臨床表現為少腹疼痛,可伴有腹脹、便溏、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治療

少腹痛的治療,應根據病因、病情,辨證施治。外感所致的少腹痛,可用辛溫解表、散寒除濕、清熱利尿等方法治療;內傷所致的少腹痛,可用補肝、健脾、益腎等方法治療;飲食不節所致的少腹痛,可用清淡飲食、藥物治療。

預防

少腹痛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飲食清淡,不吃生冷、辛辣、油膩等食物。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抽菸,不喝酒。
  • 定期進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帶脈

帶脈

  • 1.《奇經八脈考》:「明堂曰:帶脈二穴,主腰腹縱溶溶如囊水之狀。婦人少腹痛,裡急後重,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可針六分,灸七壯。
  • 2.《普濟方·針灸》:「_五樞_(在帶脈下三寸。一日在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壯。主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入少腹痛。婦人下赤白。裡急瘛瘲)。

委中

委中

  • 1.《針灸甲乙經》:「鼽衄,腰脊腳腨酸重,戰慄不能久立,腨如裂,腳跟急痛,足攣引少腹痛,喉咽痛,大便難䐜脹,承山主之。熱病俠脊痛,委中主之。

承山

承山

  • 1.《針灸甲乙經》:「鼽衄,腰脊腳腨酸重,戰慄不能久立,腨如裂,腳跟急痛,足攣引少腹痛,喉咽痛,大便難䐜脹,承山主之。熱病俠脊痛,委中主之。

大巨

大巨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五樞

五樞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 2.《普濟方·針灸》:「_五樞_(在帶脈下三寸。一日在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壯。主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入少腹痛。婦人下赤白。裡急瘛瘲)。

天樞

天樞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巨闕

巨闕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 2.《針方六集》:「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地機

地機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氣海

氣海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陰交

陰交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 2.《金針秘傳》:「9.陰交:一穴,一名橫戶。《素問》云:在臍下一寸。任脈氣所發。治臍下㽲痛,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攣,腹滿,女子月事不絕,帶下,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針入八分,得氣即瀉,可灸一百壯止。

衝門

衝門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橫骨

橫骨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 2.《針方六集》:「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關元

關元

  • 1.《針灸甲乙經》:「狐疝驚悸少氣,巨闕主之。陰疝引睪,陰交主之,少腹痛,溺難,陰下縱,橫骨主之。少腹疝,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天樞主之。㿗疝,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莖中痛,兩丸騫,臥不可仰臥,刺氣街主之。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五樞主之。

陰市

陰市

  • 1.《刺灸心法要訣》:「陰市主刺痿不仁,腰膝寒如注水侵,兼刺兩足拘攣痹,寒疝少腹痛難禁。

大敦

大敦

  • 1.《金針秘傳》:「1.大敦:二穴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脹腫滿,少腹痛,中熱,喜寐,屍蹶狀如死,婦人血崩不止,可灸三壯,針入三分,留六呼。

下巨虛

下巨虛

  • 1.《金針秘傳》:「7.下廉:二穴,一名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當舉足取穴。治少腹痛,飧泄,次指間痛,唇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脫肉少氣,胃中熱不嗜飲食,泄膿血,胸脅少腹痛,暴驚狂言非常,女子乳癰,喉痹,胻腫,足跗不收。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下廉

下廉

  • 1.《金針秘傳》:「7.下廉:二穴,一名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當舉足取穴。治少腹痛,飧泄,次指間痛,唇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脫肉少氣,胃中熱不嗜飲食,泄膿血,胸脅少腹痛,暴驚狂言非常,女子乳癰,喉痹,胻腫,足跗不收。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上廉

上廉

  • 1.《金針秘傳》:「7.下廉:二穴,一名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當舉足取穴。治少腹痛,飧泄,次指間痛,唇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脫肉少氣,胃中熱不嗜飲食,泄膿血,胸脅少腹痛,暴驚狂言非常,女子乳癰,喉痹,胻腫,足跗不收。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太衝

太衝

  • 1.《經絡全書》:「又曰: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足大趾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輸。《素問》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沈承之曰:跗上有太衝穴,一名衝陽,又名跗陽,在兩跗上大趾次趾本節後二寸許,尋摸動脈陷中。穴中有脈則生,無脈則死。

跗陽

跗陽

  • 1.《經絡全書》:「又曰: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足大趾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輸。《素問》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沈承之曰:跗上有太衝穴,一名衝陽,又名跗陽,在兩跗上大趾次趾本節後二寸許,尋摸動脈陷中。穴中有脈則生,無脈則死。

衝陽

衝陽

  • 1.《經絡全書》:「又曰: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足大趾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輸。《素問》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沈承之曰:跗上有太衝穴,一名衝陽,又名跗陽,在兩跗上大趾次趾本節後二寸許,尋摸動脈陷中。穴中有脈則生,無脈則死。

蠡溝

蠡溝

  • 1.《普濟方·針灸》:「_蠡溝_(足厥陰絡。在內踝上五寸。灸三壯主女子疝。少腹腫。赤白淫時多時少。陰跳腰腹痛。實則𮌘長寒。熱攣暴痛遺溺偏大。虛則暴癢腫睪卒疝。小便不利。如癃狀。數噫。恐悸。氣不足。心中悒悒。少腹痛。喉中有熱如息肉狀。如著欲出。背攣不可俯仰)。

水道

水道

  • 1.《普濟方·針灸》:「_五樞_(在帶脈下三寸。一日在水道下一寸半。灸五壯。主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入少腹痛。婦人下赤白。裡急瘛瘲)。
  • 2.《普濟方·針灸》:「治溢飲水道不通。溺黃。少腹痛。裡急後重。洞泄體痛。髀痛引背。穴京門

京門

京門

  • 1.《普濟方·針灸》:「治溢飲水道不通。溺黃。少腹痛。裡急後重。洞泄體痛。髀痛引背。穴京門

下脘

下脘

  • 1.《勉學堂針灸集成》:「_陷谷_,在足面上,去內庭二寸,足大趾次趾本節後陷中。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針三分。主治面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痎瘧,瘧氣少腹痛或胃脈弦者瀉此,則水平而胃氣自盛。治水病,灸隨年壯。(《千金》)兼下脘,能平腹內腸鳴。(《百證賦》)

內庭

內庭

  • 1.《勉學堂針灸集成》:「_陷谷_,在足面上,去內庭二寸,足大趾次趾本節後陷中。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針三分。主治面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痎瘧,瘧氣少腹痛或胃脈弦者瀉此,則水平而胃氣自盛。治水病,灸隨年壯。(《千金》)兼下脘,能平腹內腸鳴。(《百證賦》)

陷谷

陷谷

  • 1.《勉學堂針灸集成》:「_陷谷_,在足面上,去內庭二寸,足大趾次趾本節後陷中。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曰:針三分。主治面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汗不出,振寒痎瘧,瘧氣少腹痛或胃脈弦者瀉此,則水平而胃氣自盛。治水病,灸隨年壯。(《千金》)兼下脘,能平腹內腸鳴。(《百證賦》)

至陰

至陰

  • 1.《證治針經》:「)治用左金(黃連、吳萸)山甲。(又青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橘葉。)溫通肝絡,(疝墜於右,筋縮,連少腹痛。)乳香穿山甲川楝子黑川烏;(又橘核、小茴、韭白汁泛丸。)直走至陰,(疝痛有形,嘔吐黃濁,大便不通,脈左澀右弦。)鼠矢韭根汁桃仁橘核。又金鈴子、延胡索、小茴、青皮。

筋縮

筋縮

  • 1.《證治針經》:「)治用左金(黃連、吳萸)山甲。(又青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橘葉。)溫通肝絡,(疝墜於右,筋縮,連少腹痛。)乳香穿山甲川楝子黑川烏;(又橘核、小茴、韭白汁泛丸。)直走至陰,(疝痛有形,嘔吐黃濁,大便不通,脈左澀右弦。)鼠矢韭根汁桃仁橘核。又金鈴子、延胡索、小茴、青皮。

幽門

幽門

  • 1.《針方六集》:「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氣穴

氣穴

  • 1.《針方六集》:「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魚際

魚際

  • 1.《針方六集》:「魚際二穴,主膚熱惡風寒,頭疼咳嗽,喉干,痹走胸背不得息,目眩,煩心上氣,失喑不能言,少氣不下食,寒慄鼓頷,虛熱舌黃,咳引少腹痛,嘔血,溺血,心痹悲恐。李明之曰:五臟氣亂,取之魚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