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名稱:承靈
穴道名稱:承靈
穴道國際代碼:GB18
穴道英文名稱:Chengling
穴道位置: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正營穴後1.5寸
穴名介紹:
頭之天部的寒濕水氣由此匯入膽經。
1.承靈。承,承受也。靈,神靈也,天部之氣也。該穴名意指頭之天部的寒濕水氣由此匯入膽經。本穴物質為正營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此氣散熱並吸濕冷降,頭之天部的寒濕之氣亦隨之匯入穴內,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濕水氣的作用,故名。
2.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吸濕冷降,陽維脈滿溢之氣隨之匯入穴內,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1.承靈。承,承受也。靈,神靈也,天部之氣也。該穴名意指頭之天部的寒濕水氣由此匯入膽經。本穴物質為正營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此氣散熱並吸濕冷降,頭之天部的寒濕之氣亦隨之匯入穴內,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濕水氣的作用,故名。
2.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吸濕冷降,陽維脈滿溢之氣隨之匯入穴內,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解剖位置:
在帽狀腱膜中;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症狀或疾病: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承靈穴配風門穴、風池穴、後溪穴具有治鼻出血。
承靈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有疏肝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巔頂頭痛,承靈穴配迎香穴,印堂穴,有通竅活絡的作用,鼻淵,承靈穴配大椎穴,風池穴,有祛風清熱的作用,發熱,惡風寒,承靈穴配風池穴,風門穴,後溪穴治鼻出血,刺灸法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艾灸方法艾條灸5~10分鐘。
承靈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有疏肝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巔頂頭痛,承靈穴配迎香穴,印堂穴,有通竅活絡的作用,鼻淵,承靈穴配大椎穴,風池穴,有祛風清熱的作用,發熱,惡風寒,承靈穴配風池穴,風門穴,後溪穴治鼻出血,刺灸法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艾灸方法艾條灸5~10分鐘。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雙手中指同時出力揉按承靈穴位,有刺痛的感覺,每天早晚揉按一次,先中指左上右下,後右上左下
英文穴道介紹:
Support Spirit
英文相關介紹:
Headache, vertigo, epistaxis, rhinorrhea. Vasculature: The branches of the occipital artery and vein.Innervation: The branch of the great occipital nerv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