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名稱:飛揚
穴道名稱:飛揚
穴道國際代碼:BL58
穴道英文名稱:Feiyang
穴道位置: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7寸,當承山外下方1寸凹陷處
別名:厥陽,厥陰,厥揚,飛陽<br />
五俞穴:絡穴
穴名介紹:
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向上飛揚。
1.“飛揚穴”。“飛”,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也。“揚”,指穴內物質揚而上行也。飛揚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故名“飛揚穴”。
2.“厥陽”。“厥”,厥通掘,乃翹起、掘起之意。“陽”,陽氣也。厥陽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掘起上揚。理同飛揚名解。厥陰、厥揚名意與厥陽近同,陰表示本穴上揚的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的寒濕水氣而非為真正的陽熱之氣。
3.膀胱經絡穴。本穴氣血為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它不光膀胱經上行,同時亦向外擴散於與膀胱經相表裡的少陰腎經,故為膀胱經絡穴。
1.“飛揚穴”。“飛”,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也。“揚”,指穴內物質揚而上行也。飛揚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故名“飛揚穴”。
2.“厥陽”。“厥”,厥通掘,乃翹起、掘起之意。“陽”,陽氣也。厥陽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掘起上揚。理同飛揚名解。厥陰、厥揚名意與厥陽近同,陰表示本穴上揚的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的寒濕水氣而非為真正的陽熱之氣。
3.膀胱經絡穴。本穴氣血為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它不光膀胱經上行,同時亦向外擴散於與膀胱經相表裡的少陰腎經,故為膀胱經絡穴。
針刺方法:
直刺0.7-1寸
解剖位置:
有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穴道配伍:
飛揚穴配太陽穴、眉沖穴緩解治療頭痛;飛揚穴配迎香穴、眉沖穴緩解治療鼻塞;飛揚穴配百會穴,具有醒腦開竅的作用,主要治療癲狂;飛揚穴配太溪穴,有清利頭目的作用,緩解治療頭痛;飛揚穴配委中穴治腿痛。
飛揚穴配委中穴治腿痛,飛揚穴配百會穴,後溪穴,有醒腦開竅的作用,癲狂,癇證,飛揚穴配太溪穴,為原絡配穴法,有清利頭目,滋陰養血的作用,頭痛,目眩,鼻衄,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
飛揚穴配委中穴治腿痛,飛揚穴配百會穴,後溪穴,有醒腦開竅的作用,癲狂,癇證,飛揚穴配太溪穴,為原絡配穴法,有清利頭目,滋陰養血的作用,頭痛,目眩,鼻衄,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
艾灸刮痧:
艾條灸10-20分鐘,艾炷灸5-10壯
按摩推拿:
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飛揚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緩解治療腰腿疼痛
英文穴道介紹:
Soaring Upwards
英文相關介紹:
Headache, blurring of vision, nasal obstruction, epistaxis, back pain, hemorrhoids, weakness of the leg. About 1 cun inferior and lateral to BL 57.Innervation: The lateral sural cutaneous nerv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